青岚雅韵:跨省文脉绘春潮
四月的风掠过陇原大地,携着杏花的芬芳,在定西青岚山铺展成诗。2025年4月19日,在周至县委统战部的统筹引领下,周至县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与“艺起飞”诗书画雅集馆的文化使者们跨越山川,赴定西共襄“杏花春韵 文墨青岚”诗书画雅集盛事,在丝路古道上谱写了一曲文化交融的动人乐章。
这场由甘肃省海旺建设集团邹佳俊、定西市中医药学院教授连振波精心策划的活动,甫一启幕便惊艳四方。青岚山万亩杏林如云似雪,粉白花瓣簌簌飘落,与现场书画笔锋的墨香、文人吟诵的雅韵交织成独特的春日交响。艺术家们或执毫泼墨,让苍劲的书法在宣纸上跃动山河气象;或展卷丹青,将青岚烟雨、杏影摇红定格成永恒的诗意;更有文人墨客即兴赋诗,以灵动的诗句叩击时光的回音壁,让传统文化在现代语境中焕发新生。
雅集活动不仅是艺术的狂欢,更是文化赋能发展的生动注脚。众人移步小楂小镇,这里的别样绿景与杏林花海相映成趣,各式文创、非遗工坊与艺术展馆错落其间。文化与产业的深度融合,让这座曾经的小镇蝶变为文旅新地标,吸引八方来客。数据显示,自文旅项目落地后,青岚山周边旅游收入同比增长60%,文化“软实力”切实转化为经济“硬支撑”。
当日,众人怀着崇敬之心祭拜许公。这位扎根青岚的先贤,其精神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这片土地的文化传承之路。在庄严肃穆的仪式中,传统文化的厚重与绵延在每个人心中激荡,激励着新时代的文化工作者继续守正创新。
更值得一提的是,这场活动搭建起跨省域文化交流的桥梁。来自周至的书画人与定西的文艺才俊围坐畅谈,从秦岭的雄浑到陇原的苍茫,从关中民俗到河湟风情,不同地域的文化基因在此碰撞融合。两地艺术家联合创作的《秦陇合璧图》,将秦岭云霭与陇山杏花共绘一卷,成为此次交流的生动见证。正如现场一位学者所言:“文化如水,本无界域,唯有交流互鉴,方能汇成江河。”
当暮色为青岚山披上轻纱,这场跨越山海的文化之旅落下帷幕。但文化交融的种子已然播撒,在青岚山的土壤里,在每一位参与者的心中。它不仅见证了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时代力量,更昭示着:唯有以文化为纽带,打破地域壁垒,促进资源共享,方能让中华文明在交流互鉴中生生不息,为民族复兴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山中(组诗)
林野散客
《我们去看杏花》
一
早调零了的叫桃花
含苞未放的叫梨花
这朴实明媚的杏花
后乡里转来
掀鼻涕的野娃娃
几簇嫩鲜脸蛋儿
朋友们吆喝看杏花
有人看到后
却提醒得打防护霜了
二
我们担心的是
这些易败的花朵儿
能不能熬到
后面的人到场
三
去青岚山看微信里的杏花
娇嫩的粉红里夹着雪白
在褐黄色的山崖
杏花不开美妍
这没免疫力的花
担心防了虫害还有黑霜
四
今年的花
依旧长在去年的老树上
仅仅闻到香气
有人就停下脚步
五十岁的老杏树
在风中摆好姿势
山房后读书的女娃
粉嘟嘟靓出白脸庞
五
我们只是看
这盛开的花
在时空的长廊里
诗人独自梦想
他把心里的话
全刻在石头上
六
只是杏花留不住
沙尘一路花辞树
红牌写满了人名
在大写意的树上
我与木人
一起赏花
《看花人》
今年来的人
去年来的人
前年来的人
同一批人
换个衣裳
今年开的花
去年开的花
前年开的花
同一株杏花
在世人眼里
开成不同模样
一个人到同一个地方
四十八岁看
四十九岁看
五十岁还看
这么多年
能看明白点啥呀
山中的真花开得像假花一样安静
台幕上的假花开得真花一般热烈
《篝火野宴》
几十年来
这一坡杏林
几棵还能开花
几棵烧成木炭
我们吃着烧烤
动物园里的朋友
烤肉燃肉泣
朋友走了
亲人走了
我还不走
我要看看
春风十里
满地狼藉
我和一株杏花
相互看着
篝火终没燃起
(4月19日草于青岚北斗星空营地)
杏花
文/李胜利
青春的粉白,如尘烟升起
村子里,最乖的囡,跟着姆妈走近溪流
小城中,最漂亮的姑娘,在桥头惊鸿一瞥
意气风发的少年,呼朋唤友,回到家乡
盛开在院落、庄边、屲上
许多人生命里唯一的一场透雨,一片云阵
让此后的四季,纷纷淋淋,迷迷蒙蒙
直到隆冬,直到漫天的雪
覆盖梦覆盖所有的酸酸与甜甜
题青岚山生态旅游景区
杏花揽美岁岁占春韵,
青岚怀仁年年赋新章。
2025.4.19
青岚之约
文/闲看亭花
因你邀约,情已绽开,
我便能预测这适时的奔赴
必能抓住你暗许的芳心
让轻寒的日子,恰能盛下战栗
这片叫做青岚的山上,
我忽略一滴水和千年珠泪的关联
看扎入黄土的一棵棵杏树,在苦海之岸
含苞或开花
路也迢迢,我携满身风尘而来
愧疚于以诗的名义
我搜遍所有人间好词语
这一朵朵杏花便是最好的意象
连缀成一首诗的妖娆
在莽莽苍山
这故事已点染花蕊,一支独秀
而我们,只能怀揣你赋予的
一朵柔情和一簇豪迈
轻轻作别
走向诗的局外
青岚的杏花,依旧开
文/闲看亭花
再一次写下青岚
那一山的杏花已盛开在我的词句里
依然摇曳着别后的晨昏
每一瓣都带着不一样的音容笑貌
我悄悄地离去
把一些感动的词汇,同我踏下的足印
留在青岚
故事里又将衍生故事
那树杏花,像蓝天的云朵
也会被日月擦尽
而我仰望的姿势
即使佝偻依然站立
猛然发现,走出青岚
我一样还在另一个青岚
感知温暖和微寒
看着高低处的醉态听着高低声部的歌
只是不提诗歌
桃花杏花都开了
又一季的桃花开了杏花也开了
南山还是北山都已难背负更多等待
人间一株桃红杏白
在为流年的记忆,立传
你看,那关不住的春色
一念盛开
转眼凋零
你和我,都持一捧红尘
在一首诗里摘花折枝,翻墙越界
千万次呼唤的桃红啊,杏白
就是红颜在侧
你却迟迟未能赶赴一次佳期
千万诗情
付与东流
寻(外一首)
文/冯雅清
可能需要一个理由
才能诠释上山的意义
春光依旧
如同我被你照亮的心
那簇绽放在黄土地的仙子
明艳地让人动心
嫩粉媚红淡黄
栖息在柔软的枝上
任旁的翠绿和粉白争抢
四月的蓝天
东风大作的日子里
扑面的燥热
把风中缠绵的黄土颗粒
变得柔软
它们推搡着风
踉跄在杏花树下
只为寻一个
甜香的梦
入梦
——致樱花树
文/冯雅清
非要再爬上这座名唤“青岚”的山
才能驻足前世的迷离
原本只是为了一个铭牌
我踏春而来
在这个四月的艳阳里
寻你
你是我红尘的梦
那从东方漂来的
夹杂着咸涩海风的芳香
在去岁四月的春风里
扎根在我的故乡
当我为你系上红绳
拴上向往爱与自由的铭牌
那一刻,你我迎风而立
你,成全了我所有的思念与幻想
这个春日
阳光暖得炫目
你站在黄土的山坳里遥望
花骨朵儿在风中颤动
远处,是你皎洁的目光
此时,我已入梦而来

青岚杏花古风五首
文/蔺莉
一
岚岫浮香远,春枝叠雪纷。
花前听絮语,醉了一山云。
二
粉白压青岚,风摇影自参。
人言花解语,花问客何贪?
三
青岚香作海,杏雪落衣频。
欲问花中意,无言笑靥纯。
四
岚光衔粉萼,云影入花腮。
借问山中客,何从画里来?
五
花繁遮古道,人立对晴岚。
风过香沾袖,归时月满簪。
赞青岚山创业者五首
文/蔺莉
一
青岚寻富路,妙想破荒丘。
窑洞连星宇,诗声引客留。
二
笔会连三载,诗花映宇穹。
扶贫凭巧智,星屋立山中。
三
荒岭筑新庐,窑居映碧虚。
文光添秀色,富梦正徐徐。
四
星房邀月色,笔会聚贤才。
旧地生奇景,扶贫画卷开。
五
窑洞藏新韵,星空揽月华。
三年风雅事,青岚绽锦霞。
陇中书:落在身上的春光和杏花状如袈裟
文│紫荆
登上长满,开花杏树的青雾岚山,我感到一阵
晕眩,被量子
砂轮,打磨的日子
光电旋转,赤子情怀脚步
缓慢,不是跟不上节奏而是
有意为之,打坐在鲜花
飘零的地方,前生后世如此洞明:
乞丐们,曾引领世界服装新潮流,我喝过的
文艺脱贫之酒是金奖白兰地,地窖要挖在
南瓜作剖腹产的村庄;
蚂蚁劳作的现场将成为
行吟者的圣山,采蜜之蜂,歌颂一切花的
女性特征:花的母性,花的繁殖能力,花的恋父情结。
坐在一株花树下,我认为意识流也是故乡河
个性荷尔蒙是唯一的保鲜素,上天的
福祉是埋藏在黄土深层的彩陶罐。
你相信吗
今天看见的所有事物都将涅槃
包括文字和泥土
包括女诗人,亲吻的嘴唇
审美的子宫
我在睡梦中听到隐隐春雷
发芽的种籽,来源于前世的生殖器官
下山就收拾残局,顶礼亲友
单相思让我心绞痛,落在
身上的春光和杏花,状如袈裟。
2025,04,21
青岚写意
文/柴亚梅
一
杏花在此安家
诗人甘当山民
写下的诗句,挂在树稍
装点时光
青岚是朴素的
将土豆献给客人
杏花是朴素的
将一生献给黄土
四月,尘土与杏花漫天
不知是杏花对看客的婉拒
还是尘土误了看花人
二
在青岚诗歌长廊
诗人围坐,辩证诗的隐喻
微风习过,一片花瓣落下来
停驻在我的裙裾上
落花像一位诗人
把未完成的诗句,轻轻
落在我的裙边
三
在青岚山
满山的杏花,是种在大地的诗行
声声蛙鸣,附和着大地的吟唱
久居闹市的人们
踩着尘土,在山涧
寻觅自由的风向
夜晚,北斗七星舀走白天的景象
留下群山,写意清风
四
四月
阳光给青岚加了滤镜
山体覆上了新绿
杏花蜕变为女神
蓝天调色,鸢尾提着裙摆
春风在此转场
青岚的春天,在相框里烂漫
嘘,不要浩浩荡荡地进山
会惊扰了写诗的蝴蝶
青岚山杏花笔会活动诗歌五首
文/吴琼
在山巅
今年第二次上山
很多杏花已凋落
风刮得太猛
尘土扬得跋扈
山巅适合接受膜拜
距离结果还有九九八十一难
在山坳
背阴山坳里
风挡在身后
夕阳还可以斜射
上山的人
需穿过酒肉饭厅
才想起低头探望
一阵轻风
杏花微雨
闭着眼
就想起树下荡过的秋千
闭着眼
心头已是细雨迷蒙
山脚
山脚有良田
山脚有人家
山脚有桃李
山脚有褶皱密布
背石碑上山的暮年男人
石碑上刻着字
他们说那些字叫做诗
污渍满身的男人
汗滴打湿字痕
闹市
热闹处是人间烟火
热闹处是市井长巷
热闹处胸中丘壑的老者沉默失语
热闹处童心未泯的老叟酒梦涎垂
热闹处好奇懵懂的少年仰视名望
为青史留名疯魔
为江湖纷扰烦忧
为曾经沧海写意
为目中繁华描摹
嬉闹其间的稚子
她折一支花
把春天握在掌中
我们都在臆想春天
山海情
常常想起八坊十三巷的青石板
常常想起鼓浪屿的海浪声
山水育人
我们以一位闽都客之名
定义一种信仰
在黄土厚重的北方
庙宇和蝼蚁皆很具象
再多的堂皇妄言
都不及一柄插进泥土的铁锹
教化人心和雕琢山川
不必限制梦境的边框
人有宿命
时代有境遇
每一颗飞跃丘壑的心
都容得下星辰大海
青岚·杏花随想
文/王渤
(一)
杏花 近处的
弥散在 虚恍里
远处的 停歇在清凉里
黄土地上的市集
忙碌与清闲 各自安好
允许一切发生
像光 停在枝头
消解的热闹 一定
是蓝色的
我想象的门里
闪亮的杏叶
和打瞌睡的诗人
作着匀整的呼吸
花落了 我们看见叶子
(二)
那日 黄昏里
清凉的杏花天我已独享
日光下荒凉的耕种
让人心疼
吹几许春风
让伤口开出杏花
众矢之的与无人问津的修行
皆是幸福
温暖在我的厨房里
几朵火苗作了
最美的杏花
(三)
杏花
离开之后的补白
在雨天完成
日光与雨水
作了杏花的复曲
静照 歇凝 与纷飞
这阴阳相依的荒诞
焦灼之后的清凉 恍惚了
谁的远方
山头上 一盏灯的闪动
与一座精舍的静谧
已悄悄形成
七律·杏花八首
(一)下平二萧
春雨来时腊雪消,梅花已谢杏花娇。
清风池畔一声笛,明月楼前三尺箫。
天定成规焉可越,地循明法岂能超。
平凡草木皆如此,惟有朱门怕寂寥。
(二)下平六麻
万树春梢挂丽葩,茫茫素雪际无涯。
白云乱落妆琼树,紫萼含羞佩玉纱。
高洁色如千点雪,平和味似半杯茶。
眼前银浪为何物,本是唐人及第花。
(三)上平一东
素葩万树蔽晴空,占尽芳菲意未穷。
紫萼孕苞冬梦里,粉霞唤雾春风中。
甘师梅蕊三分白,不妒桃花万顷红。
果熟金红鸾凤至,瑶池阿母赠仙翁。
(四)上平十一真
雅洁花开色似银,不妖不俗见天真。
梅英岂可称前辈,桃蕊只能步后尘。
董奉悬壶资种树,文宣设帐在明伦。
诗家谁解东君意,惟有定庵龚自珍。
(五)上平一东
集宋人句
晓来红日自生东,(刘 宰)
呼酒看花兴未穷。(欧阳修)
半树瑶花微雨里,(舒岳祥)
数家篱落淡烟中。(郑刚中)
低临朱箔千寻白,(喻良能)
拟看斜阳万顷红。(苏轼)
直待群芳零落后。(朱敦儒)
化成长梦别春风。(张至龙)
(六)下平六麻
幽处田园我有涯,(唐·杜牧)
锦囊诗句向人夸。(明·徐雄)
千峰树色藏朝雨,(元·吴镇)
一朵春云带晚霞。(元·张渥)
欲向旧游寻旧事,(宋·葛胜仲)
且将新火试新茶。(宋·苏轼)
多情谁似南山月,(宋·陆游)
晓带轻烟间杏花。(宋·寇准)
(七)下平六麻
古泉闲挹味何嘉,(宋·王禹偁)
幽处田园我有涯。(唐·杜牧)
绝涧孤亭倚烟树,(宋·蔡襄)
碧波微影弄晴霞。(元·吴镇)
朔风吹散三更雪,(清·纳兰性德)
暖雨晴开一径花。(唐·许浑)
红杏枝头春意闹,(宋·宋祁)
幽香直入小窗纱。(宋·蔡伸)
(八)下平一先
鸿蒙谁辟此山川,(宋·方信儒)
陇右河源不种田。(唐·杜甫)
飞絮游丝芳草路,(宋·方 岳)
淡烟疏雨杏花天。(宋·徐鹿卿)
青山一道同云雨,(唐·王昌龄)
碧瓦万叠浮岚烟。(宋·陆游)
此是仙家真境界,(宋·薛嵎)
更留佳客赋婵娟。(宋·王安石)
嘉宾简介:
1、马青山:甘肃陇西人。历任《飞天》主编,甘肃省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甘肃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2、路毓贤:中央文史研究馆原书画院研究员,陕西省文史研究馆资深馆员,陕西省书协原常务副主席,中国书协会员。
3、陈根许:原渭南市临渭区政协主席,西北大学关学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4、魏 冬:西北大学哲学学院(关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中国哲学史学会理事、中华孔子学会理事。
5、蔺 莉:周至县美协副主席,周至县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执行会长。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省花鸟画研究会副秘书长。
6、孙会宁:周至县委统战部知联会秘书长。
7、常海增:锦华集团董事长,2021 年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8、邹佳俊:甘肃海旺建设集团副总经理。
9、朱永峰:锦华集团总经理。
10、李宏伟:副教授,硕士,华东师范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现任甘肃中医药大学党委委员、人文与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从事中医药高等教育管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11、姚雅琼:副教授,现任甘肃中医药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副院长。
12、陈 倩:甘肃中医药大学团委副书记兼任定西校区分团委书记。曾获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甘肃省初赛教师组一、二等奖;甘肃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工作者。
13、高 尚:诗人,评论家。曾获“飞天”诗歌奖、黄河文学奖(评论)等文学奖。出版有《博尔赫斯文集·文论自述》《中国当代诗人、作家说博尔赫斯》《核桃树下》《世上的桃花》等。
14、李胜利:西北大学中国审美文化史博士。兰州理工大学文学院特岗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高级访问学者。
15、成志达: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兰州市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金城》杂志编辑。著有作品《静雪与呼吸》,作品发表于《中国文艺家》《北方文学》《鸭绿江》《飞天》《甘肃日报》等。
16、庄 苓: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员,甘肃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理论艺术委员会委员,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甘肃敦煌中国画院副院长,出版诗集《渭南记事》《兰州笔记》《陇坂采薇》等。
17、郭建民:定西市文联原副主席兼秘书长,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著名诗人。
18、刘晋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在《飞天》《诗刊》《人民文学》《新华文摘》等报刊发表诗歌散文、小说和文艺评论数百篇,获第六、七届黄河文学奖,第十届敦煌文艺奖。
19、汪海峰:笔名简淡,甘肃陇西人。甘肃省作协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原甘肃中医药大学定西校区图书馆馆长、副教授。
20、张 剑:中国林业生态作家协会理事,甘肃省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北京西部画院副院长兼陇中艺术委员会主任,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散文集《定西纪事》。
21、连振波:甘肃中医药大学教授,甘肃中医药大学陇学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定西市政协常委、定西市社科联副主席、定西市陇中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访问学者。
22、陈欲胜: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在“全国牡丹诗歌大赛”等赛事中获奖,有诗文散见于《绿灯》《海峡诗人》等各类刊物,并入选多个选本。出版诗文集《诗意陇西水墨连江》。
23、马天云:定西市作家协会第二届、第三届主席团副主席,漳县作家协会主席。自1998 年以来,先后在近百家全国及省市级报刊发表散文、小说、杂文等作品60 余万字。
24、杨学文:笔名林野散客,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第六、七届理事,定西市第二届作家协会主席。文学创作涉及诗歌、散文、报告文学和评论等。主编有《陇中青年诗选》。
25、紫 荆:甘肃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甘肃作协会员,定西市作协理事。诗作见于《飞天》《星星诗刊》《诗潮》《诗歌月刊》《青海湖》等数十家报刊。
26,孙学武:笔名孙山。作品发表于《飞天》《散文百家》《海外文摘》等报刊,出版有散文集《雪落无声》《午后阳光》。获《飞天》征文大赛散文奖,曾入围首届“甘肃散文八骏”评选。
27、孙武华:笔名闲看亭花,作品散见于《星星》《散文诗》《飞天》《散文诗世界》《甘肃日报》《山东文学》《文学港》等刊物,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有诗集《飞花飘叶》《闲看亭花》。
28、江一苇:中国作协会、员。有诗作散见于《诗刊》《人民文学》《星星》《飞天》等,参加《诗刊》社第34 届青春诗会,获第四届李杜诗歌奖新锐奖,著有诗集《摸天空》《献诗》。
29、张 云:现供职安定区文旅局,文学爱好者。
30、柴亚梅:甘肃陇西人,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飞天》《甘肃日报》《黄土地》等期刊。
31、白 朵:诗人,出版诗集一部。现为青岚山诗国际编辑。有诗歌、非虚构作品发表于《诗刊》《飞天》等刊物和《真实故事计划》等网络平台。
32、马雅琴: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诗作散见于《飞天》《西部文艺》等文学期刊。作品入选《2025 诗日子》(天天诗历)《甘肃诗歌选》等选本,入围第七届博鳌国际诗歌奖中国诗人新锐奖。
33、成邦平:定西市作家协会会员。近年来,作品散见于《飞天》《黄河文学》《中老年时报》《天津诗人》《轨道》《定西日报》等报刊杂志。
34、弟 弟:90 后,甘肃通渭人。写诗,网络签约小说作者。有作品发表于《诗刊》《中国校园文学》《十月》《北京文学》《中国诗歌》星星》《飞天》《绿风》《散文诗》《莽原》《青海湖》等。
35、张得福:甘肃省作协会员。著有长篇小说《哑城》《四喜还乡记》《小说家之死》。获全国法治微小说大赛“光辉奖”(特等奖,评委为雷达),甘肃省第七届黄河文学奖。
36、赵国宝: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定西市作协理事。先后在《飞天》《诗刊》《星星》《扬子江》《阳光》《雪莲》《散文选刊》等刊发表诗歌、散文作品100 余首(篇),著有诗集《把住村庄的门》。
37、吴 琼:文学爱好者,作品散见于报刊杂志和网络媒体。
38、王淼淼:定西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荣获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文明风采”北京市复赛二等奖。多篇诗歌发表于《通渭文艺》《静宁文艺》《齐鲁文学》等诸新媒体。
39、冯雅清:甘肃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教师,定西市朗诵学会会员,热爱文学,热爱诵读。愿以声作伴,以文会友。
40、陈 胜:笔名文卒,甘肃中医药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英语老师,诗歌爱好者。
41、赵 亮:甘肃中医药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教师,中国声乐家学会会员,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访问学者,多次在国家级省级音乐比赛中获奖。
42、张海睿: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学历,经济学学士,现工作于安定区高峰乡人民政府,爱好写作。
43、王 渤:甘肃中医药大学教师,文学爱好者。作品散见于《飞天》《金城》《黄土地》。